电子阅报屏
来源:天游ty8检测中心发布时间:2018-04-19
电子阅报屏 人们愿意花很多时间在各种屏上,不是屏本身有什么好看的,而是屏后面的东西——内容让用户觉得有吸引力。这些称之为“吸引力”的内容,不仅包括报社的传统图文内容、报社的微博、微信,还包括游戏、广告、以及其它民生接口内容。好的新闻内容居于屏终端的黏性之首。一提到好的新闻内容,一些地方报社会特别是三四级城市的报社可能会觉得地方小,发生的新闻也少,加上报社采编力量有限,新闻内容肯定左不过大的报业集团。能否做得过大的报业集团我们暂时不讨论,但是笔者觉得地方报社更应该立足地方做深做透,做出地方特色。当然这些仍然是不够的,地方报社需要善于借船出海,会聚合社会资源,比如从“今日头条”的模式中思考问题。增值服务是能否长久黏住用户的关键。一台屏终端投放在各个社区、公众大厅等地方,如果像传统的广告公司那样纯粹播放广告固然没有黏性,就算不断循环播放新闻仍然是不够的,因为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看新闻已经很方便。所以还必须考虑要让这些大屏终端成为民生政务服务的接口、社区管理的接口、游戏的接口、商家打折优惠以及购票的接口等等。考虑用户的衣、食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,真正以用户为中心考虑问题,才能让用户觉得这个终端“很重要、很方便”。能提供用户好的体验至关重要。这点比较容易理解,就如同我们的手机,是否适合我们的试用习惯,使用起来是否流畅,主界面是否好看,内置的内容是否是用户真正需要的等。能够与手机产生互动。手机的功能几乎具有不可替代性,既然我们无法从用户受手中夺走手机,那么我们不如主动去连接用户的手机,比如通过提供wifi免费上网,提供能让用户通过手机与大屏上的游戏、新闻甚至广告产生互动的功能等。
平台是构建智能阅报栏系统的核心所在有了载体和内容,那么内容是如何传播到载体的呢?这里需要两个平台:一个是报业的线下平台,一个是互联网的线上平台。线下平台在形式上类似于传统媒体的组织平台,但其运作流程在本质上与传统的报业组织有着天壤之别,因为它融合进了互联网的基因。这个平台架构至少包括三个部分:前端记者、中央编辑、显现媒介,相对应于传统媒体的记者、编辑和发行。如下图所示:线上平台是互联网的发布平台,我们称之为智能阅报栏媒体发布系统。这个系统包括基础设置和基本功能、互联网和服务器、终端媒介显示三个部分 线上平台是报业媒体融合的基础和核心,线下平台是在线上平台的基础上,按照新的生产流程再造的组织架构,这个组织架构又反过来服务于这个线上平台。[小结] 综上所述,要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,需要在载体(渠道的一部分)、黏性和平台上实现变革,打破传统媒体的旧有模式对新兴传播方式的束缚,同时又要发挥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为融合媒体服务,实现媒体流程的再造,产生新的盈利模式。实际上智能阅报栏媒体融合解决方案的盈利模式已经十分清晰,就是增值服务+广告+电商。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:快速实施智能阅报栏媒体融合转型方案对当前报业来说十分迫切。报业需要以智能阅报栏媒体融合项目为抓手,抓住契机,快速实施,才是报业当前最应该去做的事情。